乳制品生产过程中,乳品设备的清洁状况直接关联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。无论是呼和浩特蒙特利莱机械等企业生产的奶罐、巴氏杀菌机,还是液态奶、奶粉生产线的配套设备,若残留奶渍、蛋白质等物质未及时清理,易滋生微生物,影响产品品质。因此,掌握科学的清洁方法与频率,成为乳制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。
乳品设备因结构、用途差异,清洁方式需针对性设计,确保无清洁死角,同时避免损伤设备。
奶罐作为鲜奶及中间产品的储存容
器,内壁附着奶垢,需遵循 “预冲洗 - 主清洗 - 漂洗 - 消毒” 四步流程:
预冲洗:每次使用后,立即用 30-40℃清水冲洗内壁,冲去残留液态奶或乳清,防止奶渍凝固;易主清洗:根据奶垢厚度,选用 1%-2% 浓度的食品级碱性或酸性清洗剂,通过罐内喷淋装置循环清洗 30-45 分钟,确保内壁全覆盖;
漂洗:用常温清水冲洗 2-3 次,彻底去除清洗剂残留;
消毒:采用 85-90℃热水浸泡或循环消毒 15-20 分钟,或使用食品级次氯酸钠溶液消毒,消毒后沥干备用。
巴氏杀菌机的加热管、板式换热器等部件易产生水垢,影响运行效果,清洁需兼顾 “日常清洁” 与 “定期除垢”:
日常清洁:每次生产后,用 80℃以上热水冲洗管道与杀菌腔 15 分钟,去除残留乳蛋白;每 3 天用 0.2% 浓度的食品级过氧乙酸溶液循环消毒 20 分钟,抑制微生物滋生;
定期除垢:每周 1 次,用 2%-3% 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在 60-70℃温度下循环 30 分钟,溶解水垢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输送管道因管径细、弯道多,易形成残留,需根据设备规模选择清洁方式:
规模化生产线:采用 CIP 原位清洗系统,每日生产结束后,依次用冷水冲洗 5 分钟、40-50℃碱性清洗剂循环 20 分钟、冷水漂洗 5 分钟、40-50℃酸性清洗剂循环 15 分钟、85℃热水消毒 10 分钟;
小型设备:每周拆解管道与阀门,用软毛刷蘸取中性清洗剂擦拭内壁,避免划伤管道,清洗后用消毒水浸泡 10 分钟,晾干后组装。
工具选择:避免使用硬毛刷、钢丝球等工具,防止刮伤设备内壁或管道,导致后续奶渍更难清洁;
清洗剂使用:需选用食品级产品,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调整浓度与温度,避免腐蚀设备;
清洁后检查:清洁完成后,需检查设备密封性,如阀门、接口等部位,防止清洗液残留或后续生产泄漏。
科学清洁是乳品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,也是乳制品企业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。企业可结合设备类型与使用场景,制定个性化清洁方案,若使用蒙特利莱机械等专业厂家设备,还可参考设备说明书或寻求厂家技术支持,进一步优化清洁流程,为乳制品生产安全筑牢防线。